轨道交通学院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5-11-06 浏览次数: 1146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轨道交通学院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方针,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学校内涵建设为契机,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把培养高水平的应用技术轨道交通人才贯穿于全年工作各个环节。确立聚焦难点,夯实内涵、突破发展的学院工作思路,实现规划落实、队伍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和管理工作快速发展。

一、队伍建设

继续引进行业骨干教师与招聘博士应届生,校内带教与鼓励进修相结合,快速组建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方式: (1)在各高校特别是铁道类高校的就业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及时走访铁路高校,掌握博士毕业生信息,重点引进有铁路专业背景的师资;(2)密切联络相关高校和业内人士,推荐专业教学骨干和科研专职教师;(3)招聘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并加以专业培训;(4)社会企业招聘;(5)校内带教引聘培训;(6)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再进修。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占 90%以上。1名青年教师获市教委资助出国学习,一半青年教师参加工程企业实践计划。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听课培训。学院学科建设经费支助两名教师在铁路高校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

加强国际、国内横向交流与合作,教师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院校开展了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访问活动,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从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科研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二、教学工作

1)加强专业建设,拓展行业需要

通过积极努力参入铁路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四位教师成为委员。加强与铁路高校、上海铁路局、上海申通集团等企业沟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两届毕业生签约率高达98%,取得用人单位的好评。2013年底,与上海申通集团公司签约,毕业生专业实习在申通维修中心培训实习,学生反映极有收获,并与两家企业签订新实习基地。

2013年申报成功2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任务,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奖1项,撰写教学教改论文2篇,获得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1项,最喜爱的课程1项,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篇。积极组织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参照国内名校同类品牌专业,结合轨道交通学院的发展定位,研究确立与建设应用型本科相适应的本科培养目标,在2012级本科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以本科专业目录大调整为契机,优化2013级课程配置。

2)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轨道交通学院通过12次的教学质量月活动,加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坚持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加强精品课建设。制订我院与年度考核匹配教学方面的奖励以及相关资助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性和积极性。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和推选校级督导,充分发挥教师和学院领导听看课的作用,加强对课程质量的指导和检查工作;对青年教师加强助课、试讲、教学观摩和听课指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讲课竞赛,1人次获得第五届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加强授课、设计、实习、考试、监考等各教学环节的督察,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首次讲课的青年教师组织实行试讲,邀请校级督导主持教师座谈会,帮助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日历和传授授课经验与体会,建立教学导师制度;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质量。为轨道交通学院师资国际化建设做师资上的准备,选派青年教师1名出国接收双语教学训练。

3)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通过工程测量等大规模实习任务,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在实习中,加强管理和要求,认真组织检查,提高带队与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研训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反映收获较大。学院要求实习带队教师按照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实习计划,学院认真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并严格要求指导教师按照修改好的实习计划进行带队工作,同时随时检查各实习过程和质量。2013年度完成“机车车辆模型教具项目”“轨道工程实验室二期”建设项目验收工作,以及“列控运输仿真模拟系统”项目建设工作,完成项目实验指导书,这些实验室建设项目都已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与企业签订二项大学生实习基地,拓展了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奠定了良好基础。

4)加强考风考纪,严肃监考管理

2013年根据学生守则关于学生作弊处理规定的变化,轨道交通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强化考试管理环节,落实考试管理细节,积极推进考试制度改革。轨道交通学院定期召开会议,强调考试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强调抓好考风考纪教育的必要性,联动教学与学生工作两个部门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通过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增强端正考风、遵守考纪的自觉性。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学生诚信、求实等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诚实认真对待学习,对待考试,老老实实做学问,在学习上不马虎,不轻信,平时打好基础;坚决反对抄袭、作弊、浮夸、华而不实的不良学风,加大诚信教育力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自立于社会、成才立业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在监考过程中,支持教师大胆工作,尽可能避免学生作弊,对于学生作弊,要敢于处理。

5)加强教研室活动,提升教师教研教学能力

  通过选拨教研室主任,三个教研室调整与办公室装修的手段,并为每位教师配备电脑,逐渐发挥教研室的主体功能,在教学计划修订、人才引进、教学研讨、配课与配考,实习与课程设计合作等环节,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组成教学团队和梯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科研工作

学院2013年注重抓科研管理,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围绕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题,加强科研工作,营造科研氛围,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科研队伍的梯队建设,确保国家各类基金、部委级基金的申请和实施,顺利完成学校科研任务,实现科研工作新突破。

1)凝炼科研方向,实现科研工作新突破

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通过各种会议统一全院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院青年教师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市教委与科委项目的申请,2013年我院获得了1项市教委科技创新重点课题。并且在11月份已经提前启动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申请的准备工作,按照学校要求组织了5位教师申请明年的自然科学基金。在全体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与努力下,学院科研经费到账共计180.15万元,公开发表文章10篇,其中EI文章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有4人完成了校内科研项目的结题工作。

2)按时完成085工程项目,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013年,以085工程项目“机车车辆设计与诊断技术工程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我院基础实验室、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和高水平实验教师团队建设。至20139月,我院已完成085工程三期项目中“机车车辆结构与零部件设计NX软件”、“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综合实训系统”和“城轨制动系统教学模拟实验台”3个子项目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工作,机车车辆制动综合实训系统已开始服务本科教学工作, 完成了机车车辆专业“单元制动统制动”实践教学。与此同时,我院也启动了085工程四期和五期的建设工作,校内机车车辆综合实验实践平台已完成了土工结构的施工与钢轨线路的铺设,201311月,在已铺设的线路上开始了轨道检测方面的认识实习和实验课程教学。“机车车辆设计与诊断技术工程中心”为铁路、城轨交通工程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先进和可靠的实验基础,促进了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本科生动手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方面最为紧缺的机务、电务、工务一线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3)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

注重相关实验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引进工作,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完善实验室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通过085工程项目和实验室基础建设,大大强化了我院服务社会、科技创新的能力,突出了服务铁路的办学特色,我院主动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型,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成果应用转化、力争得到铁路企业方面支持实现新的突破。为了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科教学与实验骨干教师的培养,学院引进一名科研、教学俱佳的副教授和一名具有博士后经历的教师,充实学院的教师队伍。此外,学院申请了“上海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设,支持和鼓励学院教师注重科学研究与轨道交通专业教学相结合,强化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紧紧围绕轨道交通专业平台建设开展教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此外,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院今年获得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3项,在已完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报发表文章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4)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工作,加强与企业科研对接

提前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申请的准备工作,组织了教师申请明年的自然科学基金。积极与奉贤企业对接和洽谈,争取在联盟项目申请上有所突破。召开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交流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与组织工作,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结题工作。

四、学生工作

轨道交通学院贯彻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在学校和学院党总支领导下,围绕学校、学院发展中心工作。学工团队以踏实进取的工作状态认真投入,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抓党建,促学风,创新育人方式,重视工作手段,点面结合;常规工作出经验,特色工作出亮点。经过努力,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生工作氛围,逐步展现学生工作特色,学生呈现出良好风采,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1、开展多样性主题活动,搭建育人平台

学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学生党支部通过多种形式主题讨论、理论学习、外出实践带动学生掀起学习十八届三中热潮。举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研讨会,“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沙龙,新老党员交流座谈会,集中学习十八大精神。举行“品人生榜样·树大学梦想”党员,“模拟两会建言献策”等特色主题活动。以“中国梦”为主题,举行共抒“中国梦”龙华烈士陵园祭扫,“微镜头下的校园中国梦”等活动。学院完善党建发展工作流程,重视培育,规范学生党员培养、建设、发展、转正等流程,还增加了班级民意投票,年级民意投票环节,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提高党性,举行“轨交先锋,送你行” 和“服务社区 方便你我”党员实践活动,“庆祝七一 逐梦起航”主题活动。学院加强对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成立党章学习小组,首届学院党校经过认真策划,精心安排圆满举行,首批46名学员分为三个小组,共举办了5场讲座,2次小组讨论和2次主题活动。

学院重视仪式和成长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入学阶段,深化入学教育,提前研究讨论制定工作方案。精心布置,细化迎新工作流程,在迎新现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安排新生带班学长,提高新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精心安排专业导航,由各教研室主任亲自指导专业学习。开展仪式教育,以教师节、感恩节为契机,如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绿色祝福”感谢师恩,感恩节举行“家信寄情,感恩母亲”,为“雅安”祈福等活动。构建人才成长平台,举行《职业生涯导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入学专题讲座。探索职业生涯教育进社区活动,在党团活动室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注重青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举办“秀青春展团日释学子中国梦”团支部风采展示大赛;团建经验交流会。搭建学生学习、才艺展示舞台,举行学院综合表彰大会,“飞驰的旋律2014”迎新晚会,“乐动轨迹”十大歌手比赛;校优秀学生候选人评选答辩会;轨道交通学院2013“庆国庆,话梦想”辩论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积极筹划参与运动会进行,展示我院师生的良好风貌。

2、加强检查制度力度,推进学风建设

学院从学生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学风建设,建章立制,通过各种工作载体,推进学风,卓见成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夯实学生工作管理基础,制作学院学生信息总表、课程总表、考勤表、节假日去向表。做到五个率,反馈汇总制度。完善各项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学业预警工作管理办法、学生考风考纪管理规定等。推进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在团总支组织、工作制度,帮困摸排、资料审核、评议等方面规范组织和流程。细化落实辅导员各项工作,对学办老师下班级、下寝室都有明确要求。学办定期举行例会、学习交流会、总结会;团总支例会,学生会总结会议,交流学习并改进不足。形成学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发挥班导师合理育人作用,制定班导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班导师工作手册,召开多次班导师专题会议,创新班导师活动形式,交流不同类型学生工作案例,促工作水平提升。强化晚自修检查制度,学院成立由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组成晚自修考勤,每天轮流值班,强化对晚自修的管理,时间上优化,丰富晚自修内容,还安排优秀学生举行高数辅导,邀请相关课程老师进行辅导,进行了多次高数模拟考试。针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迎考复习进行辅导。此外还出台各项奖惩办法等等,深化学风建设,举行学院综合表彰大会,表彰各种优秀典型。举行了“优秀学长”经验分享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均取得良好效果。重视安全卫生工作,形成安全工作机制,值班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学院认真合理处理了学生突发事情,确保稳定。学生会相关部门每周组织全院学生寝室安全大检查,学生工作办公室每个月举行一次全院安全卫生大检查,并在学院进行安全卫生评比,对安全卫生优秀寝室进行表彰。

3、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合力促进就业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应对第一届大规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形势压力,在学院会议上和党政班子会议上专题讨论就业工作。学院成立就业工作小组,成立各个推进小组,设立各办公室,制定工作计划,出台奖励措施,全面推进就业工作。学办掌握分析毕业班每个学生特点、召开就业动员大会,宣传就业工作,发动专业教师进行推荐。随时刷新就业信息,不断与企业对接跟进。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深入拍摸,并跟踪推荐。拓展就业渠道,走访企业进行推介,与行业相关企业保持紧密沟通,邀请招聘企业进院宣讲和就业指导,联系相关企业进院招聘,并全程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本学期已经安排企业进院招聘会8场。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100%,签约率位列全校第二。 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启动,分析就业形势,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推介,全程、全方面提供就业服务。积极与上海铁路局、申通公司、中铁工程局、上海通号厂等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动员组织进校招聘,到目前学院一次性签约率将近70%,位列学校第一。学院将就业工作与职业生涯教育和榜样教育结合,对2013级每个班普及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组织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组织考研成功的同学向低年级学院介绍如何选择报考学校、考研准备、复习经验等。

4、以科创工作为引领,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以科技创新为引导,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学院认真组织动员,发动专业教师组队,将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学生进行组合,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学院出台鼓励专业教师指导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对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老师在工作量,业绩评价等方面予以考虑。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学办老师对项目推进、进展、存在的问题以答辩的形式破解难点,为项目进展,跟踪科技创新,如何提升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学院推进实践研究促学风,大学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成立四个飞思卡尔团队,给予经费和场地支持,今年科创团队获得全国智大学生能车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去年获得了23项科技创新项目,四项上海市科技创新项目(其中一项为国家级项目)。今年经过认真组织发动,又有17个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其中13项市级项目。我院在科技创新立项数量、人数比例方面名列学校前茅,为优良学风塑造打下良好基础。

5、以资助育人促成长,加强关爱感恩教育

轨道交通学院2013年共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人,外地生居多,其中少数民族15人,单亲家庭29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640元的特别困难学生有186人。详细排查,了解情况,讲解国家、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对部分同学进行了抽查,对于申请调整困难档次的同学,严格把关,保证困难生审核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有36名新生被认定为困难生,其中31人为特别困难。拓宽帮困渠道,按时做好缴纳学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助学金:积极开展我院助学金评定和名额分配工作,确保每一个困难生都能够享受到一定的补助。2013年秋季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我院初审并申报国家助学金184人,校内助学金17人。指导申报助学项目:根据“增名助学金章程”和“关于开展2013年增名助学金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有关工作要求,指导学生申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教育基金(中华慈善)助学金”并获准。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向困难生积极发布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向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管理等部门输送勤工助学学生总计30余人。学院针对不同的困难类型学生,采取不同的帮困方式。采取发放补贴,结对子,心理辅导,赠送励志书籍等,面对有些困难同学未申请困难认定而不在困难生数据库中的,通过日常观察,向寝室同学、班级干部了解情况,建立了“库外困难同学数据库”,为他们申请了临时补助。关心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如生大病、亲人病故、家中受灾等),为他们申请并发放一次性临时补贴,共18人次,合计9000元。关心生病同学,我院10级学生吕亚飞被诊断出患有红斑狼疮而住院,院领导和老师多次前往看望,安排同学帮助护理,并为其申请了补助1500元,表达了大家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校“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比赛和“诚信月”征文比赛中,我院学生荣获得一、二等奖四项。举行了“冬令送温暖”的活动,将学校发放的冬令物资送到困难生的手中,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学院对他们的热情与温暖,并进行感恩教育。

6、以行业为依托,凝练特色塑造品牌

学生工作坚持行业结合,拓展志愿工作,举行火车头广场志愿者服务队迎新仪式,对新队员进行入队教育。开展行业合作,与虹桥火车站和上海地铁维保中心,地铁运营公司结成紧密志愿合作关系。今年学雷锋日,全体志愿者赴虹桥火车站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服务行业,奉献社会”志愿服务。学院学生多渠道参加上海地铁志愿服务,今年至十二月份,累计志愿服务达900多人次,上海地铁运营公司专门发来感谢信。举行“弘扬雷锋精神、关爱孤残儿童”广慈福利院志愿义工活动,打造社会实践和德育实践品牌,于今年3月学院总支书记华容与广慈福利院领导举行“广慈”德育实践基地和义工服务基地揭牌仪式,计划打造以责任、红色、农村、行业等四位一体的实践平台。

学院积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社会大视野进行设计,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社会责任能力培养的载体,认真策划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办在选题,内容策划,立项、实施、总结等方面全程参与指导,今年暑期,赴安徽凤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作为“上海市优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安徽小岗村成立轨道交通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另外还有赴云南和常州等四组社会实践团队,学院积极组织发动不同类别的社会实践项目,获得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学院慈善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项目资助,2013年度慈善义工项目获得上海市慈善基金项目立项,获得16000元经费资助。

学院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成长发展规划。构筑心理健康工作新渠道,我院第一家成立“和谐之心”心理工作坊以来,今年加大建设与管理,构筑了工作坊老师、成员、志愿者、班级心理委员四级联动的心理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心灵之间、健康你我”主题活动。扎实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对心理工作志愿者进行工作指导和管理,并安排值班。学院对大一心理普测有问题的学生一一进行交流,做好咨询。学院还对其他心理有问题的同学以及突发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认真进行咨询,进行备案,并及时报心理咨询中心,确保效果。

拓展网络思政新阵地,学办所有老师开通人人网、微博、微信、博客,学院开通“应轨交”“,动力星族”学生会、党章学习小组微博等专门网络品牌。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实用生活信息关注点,梳理信息,及时宣传、发布、更新。学办老师经常在网上与学生开展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上反馈的思想、心理、困惑等,并对心理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新阵地拓展思政教育,有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轨道交通学院学工团队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的理念,围绕每个学生成长发展需求,通过行为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推动育人见成效。学工团队团结奋进,学办全体老师深入寝室、班级,通过谈心,心理辅导,激励表彰等手段开展多种思想教育。对困难学生及时给予全方位关心和资助。在学工团队努力下,圆满完成安全稳定工作,超额完成义务献血指标等各项工作。学工团队满怀热情投入学生工作,结合自己工作特点,在各自工作板块,形成特色工作方法和管理特色。学工团队凝聚团队力量,精心设计学生主题活动,完备流程,认真总结工作效果,以体制机制为保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学生工作基础得到夯实,学生工作特色得以凝练和展示。学办获得获得学工特色重点项目立项、王乐全获思政专项课题一项、陈方敏获得市级辅导员心理健康课程大赛入围奖;我院学生工作呈现良好的风貌,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体比赛等方面多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多项,杨小舟同学获得2013上海市“宝钢”奖学金。

轨道交通学院2013年度学生获奖情况一览

序号

级别

奖项名称

1

国家级

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华东赛区电磁组一等奖、二等奖

2

全国“STC”杯单片机系统设计大赛三等奖

3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华东赛区光电直立组三等奖

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优胜奖

5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

6

IDREAM”-2013大学生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大赛决赛中获得“最佳财务总监”

7

全国大学生腰旗橄榄球联赛第四名

8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9

市级

上海市大学生腰旗橄榄球联赛第一名

10

上海市腰旗橄榄球联赛第二名

11

上海市参加“特步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

12

上海市阳光体育联赛长跑比赛上海市一等奖

13

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盟旱地冰球(高校组)第一名;

14

上海市奉贤区运动会7人制足球比赛(高校组)第一名

15

上海市第九届红色经典故事讲演大赛二等奖

16

上海市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女子乙组三类拳第五名,二类拳第三名

17

上海市“宝钢”奖学金

18

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团队

19

上海市“五四红旗特色团支部

20

轮滑西格玛杯新手赛固定项目二等奖

21

 

 

 

 

 

 

 

校级

 

 

 

 

 

 

 

 

 

 

 

 

 

 

 

 

 

 

 

 

 

 

 

校运动会总分第五名

22

校大学生辩论赛第二名

23

校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三下乡类一等奖

24

校大学生暑假社会活动优秀团队

25

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

26

校军民联欢会第一名

27

校羽毛球比赛亚军

28

校乒乓球比赛第二名

29

2013学年校长奖提名奖

30

校寒假社会实践二等奖

31

校军训叠被子比赛第三名

32

校十大歌手比赛亚军

33

校“五四红旗特色”团支部

34

校优良学风班

35

校“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比赛和“诚信月”征文比赛中,荣获得一、二等奖四项

36

校文明礼仪修身辩论赛“亚军”

37

校英语朗诵大赛二等奖

38

校文化节手工制作大赛二等奖

39

校美食节一等奖

40

校第一届排球传垫比赛团体第三名

41

校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

42

校“创新杯”智能车设计大赛二等奖

43

校情景剧大赛二等奖

44

校物理竞赛二等奖

45

校数学竞赛二等奖

46

校阳光体育大赛20人21足团体第二名

47

校优秀大学生挂职先进个人

48

校“十佳信息员”

49

校艺术节书法大赛优秀奖

50

第14届普通话推广手绘大赛三等奖

 

  轨道交通学院